无损检测仪器分场活动
2024-08-05 11:26:46

2024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

无损检测仪器分圆满落


2024年7月29日上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年会设立无损检测仪器分会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南昌航空大学承办,徐立军教授担任专场主席,郑阳研究员、宋凯教授、郭师峰研究员担任专场副主席。无损检测仪器专场聚焦声学、电磁、射线、光学等新仪器新技术,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打好科技仪器国产化攻坚战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现技术前瞻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的无损检测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为目标,为从业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图片.png图片.png

本场会议共收到投稿73篇,其中,长摘要投稿30篇,英文全文投稿21篇,口头报告12个,张贴墙报10篇。共有8篇论文获得2024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优秀学术成果奖。会议期间,吸引了15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引发广泛关注,现场互动交流热烈。

业界多位知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特邀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立军教授分享了电磁层析、超声导波全波形反演、涡流阵列等电磁声成像方法研究成果,展示了这些技术在航空航天、石化装备、冶金制造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图片.png
 

华南理工大学洪晓斌教授报告了超声导波技术在走向高精度检测、复杂结构检测、智能监测时,如何解决高频收发、复杂结构导波建模与求解、跨材料跨状态深度迁移等关键难题,充分展示了团队研发的技术和仪器设备在航母、船舰、高铁等重大装备服役检测中的应用。

图片.png
 

清华大学黄松岭教授面向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水电等新能源领域,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储能、用能等重大装备检测问题,介绍了电磁、超声及电磁声复合无损检测仪器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情况。

图片.png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郑阳研究员针对城镇油气管道、大型化工装置、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等重大装备关键部位应力现场便捷高效无损测量问题,介绍了团队在磁巴克豪森、多模超声等磁声应力检测技术及仪器设备方面的研究成果。

图片.png
 

南昌航空大学宋凯教授报告了面向航空发动机复杂零部件自动检测的智能涡流系统,团队研发的六轴联动涡流检测机械手及损伤智能识别算法,极大地提升了检测精度和效率,保障了航空发动机制造质量。

图片.png
 

中北大学周进节教授面向石化装置、电站锅炉、热力设施等领域高温设备缺陷在线精准成像,报告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温承压类特种设备损伤精准检测技术装备研发及示范应用在电磁超声系列传感器、仪器及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面向管道支吊架腐蚀、高温焊缝超声成像探伤、严重粗糙表面不打磨电磁超声探伤等重大应用难题的突破性成果。

图片.png
 

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单位的老师和同学做了优秀论文报告。北京工业大学吕炎教授报告了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采用超声波检测动力电池老化状态的新方法,研制的动力电池梯次筛选超声检测系统可较好的分类筛选在役、临近退役和退役后可梯次利用的三类电池。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杨敬高工报告了超声波扫描显微镜国产化的研究进展,展示了超显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材料分析等领域的重要应用。

南昌航空大学袁丽华教授报告了基于红外序列图像的碳纤维层合板冲击损伤的图像增强方法。西安交通大学陈宇航硕士研究生报告了铣槽窄筋钎焊缝激光空耦超声检测方法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占万禹硕士研究生报告了基于磁梯度张量的变分模态提取与最小熵的磁异常检测方法研究。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被检测对象不被损伤的前提下,利用热、声、光、电、磁等技术,对试件表面及内部的结构、状态及缺陷等进行检测的方法。它是产品制造质量控制和在役安全评估的基础手段,是发展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手段。本次专场会议以无损检测仪器仪表学科为导引,聚焦特种设备、轨道交通、新能源、钢铁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重大装备制造质量控制与服役安全检测,充分展示了无损检测仪器及智能装备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中的关键基础作用。

图片.png图片.png

图片.png图片.png

图片.png图片.png

 




上一篇:精密光谱分析与应用分场活动
下一篇: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分场活动
大会通知
海报模板
注册报名
酒店预定
返回顶部